之前有人說,臉書的計算法容易把相同意識形態的人聚集在一起,讓你誤以為『主流』就是長這個樣子。
我最近發現台灣、以及我自己的社群中,意識形態越來越強烈,不論這個意識的原意是好是壞,都會有不良的影響。
舉幾個例子:
醫生要有醫德,是不是治病救人第一,醫生考量成本、營利賺錢就是無恥、下流之徒?
反過來,是不是所有反動言論,只要文末打上『醫療崩壞』四個字,就可以正義無敵、亂扣帽子?
公益演講是不是內容必定光芒萬丈、比較高大尚?收費演說先天就注定比不上公益演講道德崇高?
大家都在說自我學習、哪個講師好厲害,可是課程好貴、是不是我沒有去報名課程、選擇錢拿去買iphone手機、出國度假,就是自甘墮落、就是抬不起頭的舒適圈廢物?
醫德、公益、崩壞、學習等等,都是一種主義,呼口號的主義沒有辦法解決問題,真正讓這個世界進步的是透過一個一個問題的解決、一步一步微幅調整所累積的。
胡適一生70年的歲月,橫跨清末、北洋政府、民國、解放四個階段,學術地位、政治立場的影響都已遠去的今天,留給我們現代人的最珍貴的正是『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』的科學精神,有一份證據、說一份道理。
大家早安,今天星期六,我們少談點主義、多研究些問題吧!